時間:2014-12-31 來源:安徽省法學會 責任編輯:att2014
探索憲法從文本走向百姓生活的路徑
本報與省法學會攜手舉辦“依憲治國與法治安徽”主題座談會
憲法的生命力在哪里?在于它的普及,為民眾所知、所用、所掌握,成為人們心中的信仰。作為專業媒體,應擔負起讓憲法走入百姓生活,把憲法精神根植于每個公民心中的神圣使命。 12月12日,安徽省法學會與《安徽法制報》攜手舉辦“依憲治國與法治安徽”主題座談會。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安徽日報報業集團黨委書記、社長徐東平出席座談會并講話,省委政法委委務會成員、省法學會專職副會長路平主持座談會。近20名省內法學專家、學者以及實務工作者一起暢所欲言,思想火花激情碰撞,共同期待和展望依憲治國與法治安徽建設新進程和新跨越。
座談會在《安徽法制報》趙陵生社長熱情洋溢的致辭中開始,他向與會嘉賓介紹說,安徽法制報伴隨著現行憲法頒布的春風誕生,在而立之年又迎來了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勝利召開,作為省委省政府指導全省民主與法制建設和政法綜治工作的重要輿論陣地,作為法制類專業報紙,本報將抓住機遇,積極履行法治宣傳的使命和職責,進一步彰顯法制媒體專業本色,和在坐的專家、學者一起為依法治國和法治安徽建設貢獻力量。
作為安徽日報報業集團的掌舵人,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安徽日報報業集團黨委書記、社長徐東平對于法治宣傳中亟需解決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他指出,怎么讓莊嚴憲法從文本走進百姓生活,這是法律工作者和宣傳工作者的職責和當務之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對于法律的認識還停留在表面上,存在概念性。此外,學法過程中也存在抽象性,認為法律條文離我們太遠,特別是覺得作為國家根本大法的憲法高高在上,和日常生活更是遙遠。抽象化的理解,帶來了憲法宣傳沒有深入百姓的生活。
徐東平指出,一些人在用法上更是存在選擇性用法?,F在很多人學法都有很強的目的性,對我有用的認真學,沒用的棄之一邊。而在宣傳上也存在普法隨意性,怎么樣搶眼球怎么登,這些都違背了普法的根本目的。他表示,這需要法律工作者和宣傳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更加留意哪些法律應該普及,哪些法律應該系統規劃?!盁o論是識法、學法、用法還是護法都要走正確的路徑。 ”
對《安徽法制報》如何進一步做好法治宣傳,如何發揮本報在法治安徽建設中應有的作用,徐東平強調首先要解決好辦報的風格,既要講究專業特色,又要有學術品味和受眾群體。法治宣傳一是要有法理性,不要過于追求學理性;二是要做到簡要式而不是簡報式;三是要普及技能性而不是技術性;四是要有感染力而不是追求渲染力。辦報要辦給百姓和政法一線看,要弘揚社會正氣,體現社會正能量。
在座談會上,與會法學專家和學者就依憲治國的偉大意義、如何推進依憲治國、如何讓憲法在百姓生活中“激活”,提出了各自獨到的見解和建議。省法學會秘書長孫榮傳提出,依憲治國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對此省社科院法學所所長李小群也有同樣的看法,他認為公權力如果不遵守既定的法律規范,公民權利和公共權力之間如果沒有明確的法律界線,就不可能建立現代的國家治理體系。
省法學會憲法學研究會會長、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副主任郭再忠提出,嚴格執法是依法治國的關鍵。當前法律實施環節存在的很多問題,不少是由于執法失之于寬、失之于松,選擇性執法、隨意執法等問題引起的。要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健全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加強對執法的監督,堅決查處執法犯法、違法用權等行為,堅決排除對執法活動的干預。省高院副院長汪利民、安徽大學法學院院長程雁雷、安徽財經大學教授石旭齋分別就如何強化對行政權運行的監督制約、如何讓憲法的生命和權威在行政法中彰顯、如何進一步健全地方人大監督,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和建議。
省人大常委會內司工委辦公室副主任楊禮軍和省高院研究室副主任汪軍分別提出領導干部是遵守法律的風向標、公正司法少不了能力和保障兩大臂膀的觀點。安徽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陳穎洲、省委黨校法學部副教授杜敏、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副教授劉傳蘭以及安徽安泰達律師事務所副主任陳沅都結合自己教學以及工作實際對依憲治國與法治安徽建設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并提出建議。
座談會結束前,省法學會專職副會長路平對大家的發言作了精彩點評和總結。她認為,從依法治國到依憲治國,是法治的進步。憲法不僅是法律文本,它應該成為百姓的行為方式和官員的思維方式。在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開啟的新的法治建設進程中,期待法學工作者和宣傳工作者肩負起歷史重任,共同助推依憲治國與法治安徽建設新進程。(《安徽法制報》2014年12月16日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