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日本高清.com_中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日韩美女一级毛片_a级精品九九九大片免费看

郵件系統:
用戶名: 密碼:
2025年08月29日 星期五
2025年08月29日 星期五
位置: 首頁 》地方法學會 》綜合報道
四平市法學會:凝聚力量形成共識 發揮優勢協同推進

時間:2014-06-05   來源:會員部  責任編輯:

  去年以來,我們不斷探索和積極推進基層法律服務站建設工作。通過“抓住兩個關鍵、發揮三個優勢、加大四個力度”,工作有了實質性推進,成為法學會圍繞中心、服務群眾、參與平安四平、法治四平建設的重要平臺、陣地和法學會工作活力的增長點,擴大了法學會的社會影響力,提高了法學會在全局中的地位。

  一、抓住兩個關鍵

  一是抓住形成合力的關鍵。積極爭取市委政法委的領導和地方黨政領導的支持,形成組織工作合力。去年8月省委政法委和省法學會關于推進法律咨詢服務站建設的文件下發后,我們及時向市委政法委匯報,市委政法委和法學會很快聯合下發了《基層法律咨詢服務站建設方案》。實施過程中,將工作落實情況、遇到的困難和解決辦法及時與當地黨政主要領導溝通,得到認可和支持,解決了實際問題。

  層層推進,形成上下聯動合力。服務站建設工作啟動以來,我們每月初召開一次會長碰頭會,聽取建設情況匯報,對下步工作進行安排部署。今年初,由市法學會常務副會長帶隊,利用一周時間,在全市開展專題調研,進行指導,及時總結推廣經驗,對共性問題提出解決辦法,對個別問題逐一幫助溝通、解決。通過多層次、多角度、多途徑推進,提高了各縣(市、區)對此項工作的認識和重視程度,主動推動落實。

  密切與各職能部門聯系,形成部門協作合力。對疑難繁雜的問題與案件,服務站主動與相關部門和基層組織聯系、溝通、協調,推進工作“歸口解決”,并做好跟進工作,努力使到服務站的每件糾紛都不演變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

  二是抓住找準定位的關鍵。圍繞法治吉林建設大局,做法律知識的宣傳站。我們以開展咨詢服務為切入點,根據不同群體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憲法、婚姻法、繼承法、合同法等法律知識講座百余場。針對易發糾紛,組織婚姻、繼承、土地轉讓、贍養等專題現場答疑400余次,發放《法律服務手冊》及各類普法宣傳單5000余張。鐵西區地直社區法律服務站在社區設置了法治宣傳欄,將與社區居民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新頒布的法律法規等及時上專欄,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圖畫,結合具體事例“說”法。

  圍繞社會發展穩定大局,做民情信息的收集站。各服務站與群眾面對面開展工作,及時了解基層群眾所需、所想,及時關注事關當地和諧穩定的疑難復雜問題和矛盾糾紛,及時收集易出現的熱點、難點問題,對相關信息進行整理和報送。針對一些社會熱點問題,協同相關部門一道,多次開展調研,主動為黨委、政府決策出謀獻策。

  圍繞政法工作實際,做矛盾糾紛的化解站。我們主動為政法工作分憂解難,做“外腦”和延長的手臂。積極做基層矛盾化解的“消防員”和“疏導員”。對群眾咨詢的問題,能夠解決的依法妥善解決,不能解決的耐心解釋,引導群眾按正常程序解決,防止導致民轉刑案件或群體性事件。

  今年初,伊通縣茗人府邸小區法律服務站成功處理了一起小區居民與小區物業的糾紛。小區居民對社區的臟、亂、差非常不滿,多次聚集在一起到社區物業辦公室“理論”,發生了爭吵和肢體沖突。對此,服務站主動介入解決,認真了解糾紛原因,主動與物業溝通,與社區居民協商,把居民代表與物業辦公室負責人召集到一起,耐心細致做調解工作,達成調解協議:由物業辦公室先按社區居民的要求把工作做好,1周以后如果居民滿意,再把物業費交齊。對此雙方一致同意,解決了問題。6個月來,我市充分發揮服務站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作用,共化解各類群體性矛盾糾紛60余件,促進了當地和諧穩定。

  圍繞自身工作實際,做基層群眾的服務站。努力通過答疑釋法、溝通疏導等方式,盡最大努力滿足群眾的訴求,對群眾咨詢的服務事項辦結率達100%,對于法律咨詢案件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共平息涉訪、涉法、涉訴案件千余件,受到群眾歡迎。梨樹縣四棵樹鄉農民崔秀范因戶口和身份證登記的年齡比實際年齡小7歲,不能領取國家為60歲以上農民發放的660元養老補貼,多次到相關部門,要求重新登記戶口,一直沒有解決,走上了上訪路。鄉法律服務站成立后,她找到服務站申請幫助。服務站副站長谷永富了解情況后,進行實地調查,走訪群眾、到村委會調查戶口底卡,證實崔秀范的情況屬實。谷永富幫助上報到公安機關。市公安局認定該戶口確實有誤,批準予以更改。之后又幫助協調補發了3年養老補貼1980元,解決了這個上訪問題。

  二、發揮三個優勢

  (一)發揮基礎廣泛的優勢。我市法學會共有會員838人,團體會員32家。我們有效整合各方資源,一是發揮會員多層次、多專業的優勢,動員廣大會員積極投身基層法律服務站的義務服務工作;二是發揮公檢法司等團體會員單位的職能優勢,以政法系統退休干部為主體,組建了十幾支法律服務隊伍,為基層法律服務站提供日常性、專業性、常態化的法律服務;三是加強與高校聯合,協調從吉林師大政法學院法理學、行政法學、刑法學等5個專業各選2名法學教授到各法律服務站工作,把人力資源優勢轉化為開展工作的強勢和“助推器”。

  (二)發揮群眾性的優勢。充分發揮法學基礎厚實、地位超脫、自主性強的優勢和在人民群眾心中客觀中立的優勢,在法律服務站建設中突出了中立、便民、無償服務和解決問題等特點,樹立了親民為民形象,密切了與群眾的關系。

  (三)發揮橋梁紐帶的優勢。主要在三個方面發揮了橋梁紐帶作用。搭建法律走進群眾的橋梁,為維護群眾利益“遮風擋雨”。我們充分發揮服務站人員的專業特長,引導群眾依法表達合理訴求,縷清法律訴求思路,幫助群眾找到解決問題的正確途徑。去年11月,鐵西區地直社區居民藍桂芬姐弟頂著大雪來到社區法律服務站,提出申請法律援助。藍桂芬的父親有1套房屋及部分存款,去世前留有1份遺囑,稱房屋及存款留給小女兒。藍桂芬及其他子女懷疑遺囑是偽造的,想通過訴訟平分父親遺產,但不知如何訴訟。聽說社區成立了法律服務站,報著試試看的心理找上門來,希望能為他們提供法律援助。工作人員了解情況后,按照工作流程,把這項工作交給了服務站專家團隊二級律師張忠。張律師多次同求助人面談,對詢問的情況一一解答,幫助這起遺產糾紛通過調解方式和平解決。藍桂芬姐弟經常與人說法律服務站好,是百姓的“貼心人”。

  搭建共同協作的橋梁,成為解決問題的“助推器”。我們取長補短,主動做好溝通協調,積極配合基層組織和民調組織,努力把矛盾和糾紛化解在基層,解決好每一件咨詢。

  搭建聯系群眾的橋梁,成為黨委、政府的“連心橋”。服務站為民服務的作用和效果逐漸顯現,使黨委、政府了解民情又多了一個“窗口”,搭建了政法部門服務基層“接地氣”的平臺,使群眾更加理解和相信司法、執法部門,自覺維護、遵守法律,形成了多方“共贏”局面。

  三、加大四個力度

  第一,加大重視支持的領導力度。一是法律服務站建設堅持從上往下“給力”。市法學會主動與各縣(市、區)黨委、政府溝通,各縣(市、區)黨政一把手都有明確態度,都親自幫助辦實事,解決難題。伊通縣委書記孫立榮多次過問服務站建設,親自到服務站指導。雙遼市成立了由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柴宇明為組長的“基層法律服務站”工作領導小組。由于各縣(市、區)主要領導、政法委領導的高度重視,有效解決了人員、資金、辦公用房等具體問題。二是直接抓會長,會長直接抓。每個法律服務站從籌劃到運作,市法學會直接調度會長,各縣(市、區)法學會會長直接抓服務站建設,召開專項工作會研究、部署每一個具體環節,保證建設一個建好一個。

  第二,加大基礎建設的突破力度。基礎建設做到了“三統一”、“四到位”。“三統一”是統一名稱、統一制度、統一要求。各服務站統一懸掛“法學會——基層法律咨詢服務站”牌匾、門牌和桌牌;統一張掛基層法律服務站揭示板,將組織機構、工作職能、工作流程、專家服務團隊人員、聯系方式統一上墻;統一印制了《服務站咨詢記錄》、《法律專家服務受理記錄》和《服務站工作跟蹤記錄》。

  “四到位”是辦公場所到位、辦公設施到位、人員到位、報酬補貼到位。全市的法律服務站都有自己的辦公場所,40%的服務站有獨立的辦公室。每個服務站都配備了辦公桌椅、檔案柜、電腦、電話等辦公設施,保證工作的開展。每個服務站配備2名以上專職人員。一部分是政法戰線退休的老領導、老干部和科所隊長等,具有較高的法律政策水平,工作熱情高,在本地有較高聲譽和社會影響,由縣(市、區)法學會聘任,發聘用證書;一部分由當地協調配備公益性崗位人員,保證人員的固定性。縣(市、區)法學會協調出人單位和社會力量等多種方式,保證為工作人員提供800—1000元工作補貼。

  第三,加大工作機制的建設力度。共建立了七項工作機制:一是建立了全天坐班制。站長和專職工作人員全天坐班,與群眾面對面開展法律服務,處理、解答群眾問題。二是建立了專業法律工作人員輪流坐班制。對反映上來的專業性強的問題進行專業解答,提出解決方案。三是建立了約定服務制。對疑難復雜問題,工作人員進行登記,約定服務時間,組織專家學者集中研究解決,進行答復。四是建立了雙向聯系溝通制。群眾根據不同法律需求,自主選擇服務站專家提示板上的專家,進行電話、網絡聯系咨詢。五是建立了定期回訪制。對由服務站給出解決方案的處理事件,服務站工作人員定期回訪,確定每件咨詢案件落實到位。六是建立了專家例會制度。對重大疑難問題進行把脈,并向各職能部門提出專業意見,供職能部門參考。七是建立了信息報送制。對一些涉及面廣、影響社會和諧的矛盾和問題,服務站協同相關部門一道形成意見,上報黨委政府,主動為領導決策出謀獻策。

  第四,加大工作質量的提升力度。一是由市法學會多次組織各縣(市、區)法學會到外省外地學習先進經驗。二是在市內各縣(市、區)法學會互相走動,相互交流與借鑒。三是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服務站建設工作開展以來,我市共召開了兩次調度會、一次經驗交流會,推進服務站建設提高質量。

全文
搜索

關注
微信

關注官方微信

關注
微博

關注官方微博

網絡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