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9-04 來源: 責任編輯:yyx
8月31日晚,第五十五期“民斷是非”普法活動在深圳圖書館五樓報告廳成功舉行
2019年8月31日晚,由深圳市法學會、深圳市民商事調解中心和深圳圖書館共同主辦的第五十五期“民斷是非”普法活動在深圳圖書館五樓報告廳成功舉行。本次辯論賽的主題是“自動駕駛應該技術先行還是規則先行?”來自暨南大學和廣東石油化工學院的辯手們組成正反方,就此話題展開辯論。
來自暨南大學的正方代表隊認為“自動駕駛應該技術先行”,原因在于:首先,優先發展技術是由自動駕駛當前發展階段面臨的關鍵問題所決定;其次,若優先運用規則,規則的“滯后性”不利于自動駕駛的真正革新;最后,優先發展技術有利于我國掌握規則制定的話語權。
來自廣東石油化工學院的反方代表隊認為“自動駕駛應該規則先行”,原因在于:首先,從產品研發階段來看,規則先行可以引領技術發展得更好;其次,從產品落地階段來看,規則先行是消費者的定心丸;最后,保障安全才是自動駕駛發展初心。
深圳市律師協會刑事訴訟法律委員會委員、公益委員會委員,北京市盈科(深圳)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翟振軼作為點評嘉賓進行了點評,他指出:首先,任何一個技術創新,任何一個商業模式創新,都必須在現有規則范圍內進行。即使超越了現有規則,但是也應該是在大的法律原則上進行。其次,怎么解決規則的天然穩定性所導致其嚴重的滯后性?這就要求,在制定規則的時候對制定的規則必須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最后,關于自動駕駛汽車規則應當包含如下內容:一是要確定無人駕駛汽車法律定位;二是要確定如何保護隱私和數據;三是要與現有法律怎么銜接;四是要對無人駕駛汽車監管。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智慧交通處副處長楊東龍作為受邀嘉賓就相關專業問題進行了分享,并指出:首先,個人認為技術和規則就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兩者并不一定要誰先誰后,它們是作用和反作用的關系;其次,從技術上講,要實現自動駕駛汽車在公路上的普及還有數十年的時間;最后,因為規則的變化、外延和范圍就決定了能力水平在不同情景之下有不同的表現,同樣一輛車在不同的應用場景下會表現出不同的水平。
15名來自各行各業的民眾組成大眾評審團進行投票。最終以支持正方9票,支持反方6票的結果結束了辯論。
會場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