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7-24 來源: 責任編輯:yyx
7月19日下午,內蒙古自治區法學會法律文化研究會公益訴訟專業委員會舉行第一次會員大會
7月19日下午,來自內蒙古法學界、檢察機關、審判機關、法律服務機構、經濟界和高等院校的36位實務人員和專家學者,匯聚呼和浩特市賽罕區人民檢察院,參加內蒙古自治區法學會法律文化研究會公益訴訟專業委員會第一次會員大會。會議審議通過了《章程》及理事會成員名單。選出理事46名、常務理事9名。內蒙古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程延軍當選秘書長。內蒙古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丁鵬、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環資庭庭長吳學東、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行政庭副庭長任慧卿、呼和浩特市賽罕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云志宏等當選副主任。自治區法學會法律文化研究會會長武夜平當選主任(兼)。會議聘任資深法學家、自治區法學會法律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武建軍教授為顧問。會議討論通過了《內蒙古自治區法學會法律文化研究會公益訴訟專業委員會2019——2020年工作計劃》。
武夜平會長總結時指出,為適應司法實踐,推進理論建設,滿足社會需求,組織成立公益訴訟理論與實務融合研究機構,目的就是組織精兵強將搞專題調研、專項研究。他說,專委會依托基層實務部門,協同各方力量,立足首府、面向全區,有序組織開展學術活動,并逐步融入法律文化基層行、法律文化論壇、法律文化研究基地三大平臺。他說,通過調研、培訓、學術研究、文化交流等,為檢察機關、審判機關、行政機關及社會各界提供服務;通過典型案例及成果展示,說法釋法,營造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文化氛圍,增強人們維護國家利益和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形成合力,促進內蒙古生態文明建設。
當天,與會者結合各自實踐,緊密聯系各地實際,就公益訴訟理論研究的方向與方法,司法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和難點,發表了各自的意見、建議。大家一致認為,公益訴訟理論研究必須跟進司法實踐,并進行整體規劃。當前,首先要從實踐中的重點、難點和痛點著手研究,循序漸進,逐步系統化。大家表示,以研究成果凝聚社會力量,攜手維護好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平正義,助推法治內蒙古建設,是法律文化工作者的責任與義務。
呼和浩特市人民檢察院、通遼市人民檢察院、阿拉善盟檢察分院、赤峰市中級人民法院、呼和浩特市賽罕區人民檢察院等單位向會議提交了書面交流材料,有關負責人在會上做了補充和說明。
會上還舉行了公益訴訟專業委員會揭牌儀式。
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自治區人民檢察院、內蒙古大學、內蒙古民族大學、內蒙古自治區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內蒙古警察職業學院、呼和浩特市人民檢察院及各基層檢察院、呼和浩特市中級人民法院、呼和浩特鐵路檢察院、阿拉善盟檢察分院、通遼市人民檢察院、赤峰市中級人民法院、蘇尼特左旗人民法院,內蒙古秀友律師事務所、北京京師(呼和浩特)事務所、內蒙古晟暠律師事務所、中國食品報駐內蒙古記者站等單位的有關負責人及代表參會或書面參會。
自治區法學會、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有關部門負責人應邀出席。自治區法學會法律文化研究會部分理事列席會議。